原标题:幸福的“底气” | 记者随笔
盼星星盼月亮,世乒赛的团体赛终于要来了。猛地一想,上一次打团体赛已经是2018年的事儿了,又猛地一想,那次陪国乒冲击冠军的日子,我是在现场度过的。难怪把这两届比赛联系到一起的时候,我总有一种“那么远又这么近”的感觉。
4年前,我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随团队出国采访世乒赛,目的地是瑞典的哈尔姆斯塔德。印象里,我们从北京出发的时间是傍晚5点钟左右,飞机一路追着晚霞飞过去,到达瑞典时,天也就刚擦黑儿。时差嘛,一个挺神奇的东西,出于对它最起码的尊重,抵达酒店的第一个晚上,我还是难掩兴奋地“倒”了几个钟头。
哈尔姆斯塔德的清晨静谧而湿润,第一天虽然没有采访任务,但我们的行程却安排得很紧。比如要快速锁定酒店到场馆的班车乘坐地点、按照媒体手册到指定地点换取工作证件、带着器材到场地内外熟悉地形、探班赛前训练、参加抽签仪式等等。从第二天开始,我们就进入了“沉浸式”的工作状态,在馆里一呆就是一整天。
团体赛的赛程很密,极少能腾出午饭时间,而且组委会给媒体工作间提供的补给品很单调,只有雪碧、香蕉和一种巨甜的饼干,因此遭到了很多同行的吐槽。好在我们入住的酒店有足够的早餐供应,大家基本都是早起就把肚子填饱,甚至填撑,顶一天后,晚上回来再补顿夜宵。在瑞典极富盛名的“肉丸子”(宜家店里经常能见到的那种),当属早餐里最硬的菜,以至于到后来同行们在球馆里问候彼此时,说的不是“昨晚睡得怎么样”“今天要干到几点”,而是“早上吃了多少丸子啊”……
责任编辑: